在上海进行展会搭建时,需综合考虑设计、功能、合规性和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。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:
品牌一致性:展台设计需与品牌VI(视觉识别系统)高度契合,包括色彩、LOGO、字体等元素。
视觉吸引力:通过创意造型、灯光效果(如LED动态屏、聚焦照明)和多媒体技术(AR/VR、互动投影)吸引观众。
空间规划:合理划分功能区(展示区、洽谈区、体验区),确保人流路线流畅,避免拥堵。
场馆规定:提前与上海展馆(如国家会展中心、新国际博览中心)确认搭建限制(如限高、承重、用电规范)。
消防安全:
材料需符合B1级防火标准。
安全出口、灭火器、应急照明需按规范设置。
报批手续:提交图纸审核(结构图、电路图),办理施工许可证及保险。
环保性:优先选用可回收材料(如铝型材、模块化结构),避免异味污染。
结构安全:确保展台承重和稳定性,尤其注意高层结构的加固(如钢结构焊接)。
施工细节:表面处理(喷漆、贴膜)需精细,避免毛边、漏钉等瑕疵。
互动体验:设置数字化互动设备(触摸屏、体感游戏)、产品试用区或直播区增强参与感。
舒适性:提供休息座椅、充电设备,合理控制展台温度、噪音和照明亮度。
信息传达:核心内容(产品卖点、品牌故事)需简明突出,避免信息过载。
时间节点:
设计确认预留1-2周,搭建施工通常需2-3天(大型展台可能需要通宵赶工)。
预留1天调试时间(设备测试、流程演练)。
预算分配:
设计费(10-15%)、材料费(30-40%)、人工费(20-30%)、应急备用金(10%)。
避免后期增项导致超支。
本地供应商:优先选择熟悉上海场馆的搭建公司,降低沟通成本。
物流协调:提前规划展品运输路线(避开限行区域),确认仓储和装卸服务。
多语言支持:针对国际展会,准备中英文标识及多语种接待人员。
天气因素:梅雨季或台风天需防潮、防漏电。
设备备份:准备备用电源、网络方案(如5G热点)、易损件(灯具、屏幕)。
安全防护:安排专人值守,贵重展品加装防盗措施。
模块化设计:采用可拆卸结构,便于重复使用或调整布局。
数据收集:通过扫码、问卷等方式获取客户信息,为后续营销提供依据。
撤展计划:明确垃圾处理责任,避免因清理不及时被场馆罚款。